最近,市場出現令人瞠目結舌的變化:只要售出石油,生產商不僅賺不到錢,還得倒貼! 成核劑廠家下面與您一起吃瓜。
4月2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割的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期貨價跌幅達到了305.97%,報-37.63美元/桶,歷史上首次收于負值。4月21日,6月原油期貨合約一度爆跌逾67%,刷新該合約盤中歷史低點至6.57美元/桶,美國原油基金向下觸及熔斷。全球投資者見證國際原油市場在史上未見的巨幅波動。
三大原因跌入負值
期貨合約到期時間的逼近,是此次WTI 5月原油期貨跌至負值最直接的原因。隨著交割日期只剩一天,留給華爾街的選擇并不多了。因此無論是什么價格,他們都必須要作出抉擇。
其次,疫情的蔓延嚴重打擊了全球經濟活動,并減少了對石油的需求,導致了原油期貨價格的暴跌。

最后,美國原油在過去50多年從未實施過配額生產或者減產,而美國石油的庫存飆升幅度已經觸及紀錄高位,今年夏天將面臨儲油設施用盡的考驗。
負油價是否將再次出現?
油價的下跌牽動著不少國家和投資者的心,因此,原油期貨以及油價多久會回歸正常成為了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
如果是從布倫特原油期貨為預期價格來看,MSCI Research副總裁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原油期貨價格跌至負值,更多的是基于即將要到期合約的影響,從MSCI的風險模型來看,即將要到期的期貨合約并不能算作影響期貨價格的風險因素,因此這對投資組合風險預測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但如果從短期油價方面來看,RBC Capital全球商品策略主管認為,“石油市場在短期內難以得到緩解,價格難以上漲。”
楊水清表示,“油價是由市場的需求端與供給端共同決定的,短期的原油市場,供給和需求均缺乏彈性,形成了一個非常低的均衡價格。”
但從長期市場來分析,楊水清認為,“廠家可以縮小規模或者選擇不產油,目前已經有這種趨勢,供給彈性會變大,加之隨著復工復產,需求端起來后,需求曲線會右移,油價會回升。因此,疫情的控制情況將直接影響需求,若減產達到2000萬桶/日,油價可以企穩,而后續的需求拉動,油價可小幅上漲。”
譚慧敏也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隨著市場上原油供應的減少,加上全球需求在封鎖期結束后的需求反彈,將有助于布倫特原油價格在2020年年底回升至45美元-55美元/桶。此外,考慮到2014年-2017年經濟低迷期間作出的資本支出決策水平較低,石油的長期前景是積極的。如果沒有投資,傳統油田的產量將平均每年下降6%至7%。此外,我們認為,從2025年起才能感受到能源過渡的負面影響。”

掃一掃!官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