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發泡成型與普通注塑之間的最大差別,是在制品形成過程中有泡沫體的生成過程。因此,建立和控制泡沫體形成的工藝條件,對于保證制品質量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條件主要是壓力、溫度和時間。

(1) 壓力: 注射發泡工藝的主要壓力參數是熔料過程中的背壓、注射過程的模腔壓力和注射壓力。
熔體背壓是熔體施加螺桿或貯料缸活塞的反壓力。一定的背壓可防止熔體提前發泡,在注射發泡中,所需的背壓視發泡劑而不同,使用化學發泡劑時一般在2~4MPa9若使用惰性氣體為發泡劑則需要較大的背壓,通常在15~25MPa。
注射壓力對氣泡的形成有明顯的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采用較高注射壓力時可得到分布均勻而直徑較小的氣泡,采用較低注射壓力則形成較大的而分布較差的氣泡。在實際生產中,注射壓力高低需視熔體黏度、型腔反壓和所需注射速度而定,一般取70-100MPa.
模腔壓力在注射過程中是變化的。下圖是發泡倍數與模腔壓力的關系(1—厚度7mm;1—厚度10mm):
(2)溫度:注射發泡是熔體一氣體間熱動力學平衡條件發生變化的過程,溫度條件對這個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注射成型中所涉及的最重要溫度是注射熔體溫度和模具溫度。
熔體溫度與普通注塑一樣,熔體溫度應使物料(如樹脂粉、填充料、PVC塑料熱穩定劑等的混合料)達到良好加工流變特性狀態,但在注射發泡情況下,還必須保證
化學發泡劑達到分解溫度。下表所列的是含0.75%AC發泡劑的發泡料在不同溫度下進行發泡的試驗結果。
溫度對發泡結果的影響
表中數據表明,隨熔體溫度升高,總的趨勢是氣泡直徑增大,單位體積內的氣泡數減少,熔體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好。因此,熔體溫度必須控制適當,才能獲得細密的泡體結構和良好的制品性能。
掃一掃!官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