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薄膜分解變色
1) 壓延溫度太高,應適當降低壓延溫度。
2) 受熱時間太長,應適當縮短受熱時間。
3) 原料配方的熱穩定性較差,應調整配方,選用熱穩定性較高的原輔材料,適當增加PVC熱穩定劑用量。
4) 回用料用量太多,應適當減少回用料用量。
2、薄膜表面有冷斑
1) 壓延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壓延溫度。
2) 壓延輥間存料太多,應適當減少壓延輥間存料。
3) 混煉塑化溫度太低,物料混煉塑化不良,應適當提高混煉塑化溫度。
4) 存料旋轉不良,應適當提高輥筒溫度,改善存料的旋轉。
3、薄膜發黏、手感差
1) 增塑劑選用不當,部分增塑劑析出,應選用與PVC樹脂相容性好的增塑劑。
2) 冷卻不足,應改善冷卻條件,提高冷卻效果。
3) 后期外潤滑效果偏差,應調整潤滑體系及用量。
4) 輥溫過高,應降低輥溫或進料溫度。
4、薄膜表面有蠟狀或粉狀物析出
1) 配方中的助劑(如PVC熱穩定劑、潤滑劑等)與PVC樹脂相容性差,應適當調整配方,合理選擇助劑。
2) 引離輥溫度太低,應適當提高引離輥溫度。
掃一掃!官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