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ohisa Ikeda等用季戊四醇和硬脂酸、二元羧酸制備二聚季戊四醇酯。將鈣鋅熱穩定劑和二聚季戊四醇酯等復配,加入PVC中輥壓捏合,制得樣品,最后進行熱穩定性研究。結果表明,二聚季戊四醇酯在PVC中有很好的分散性,鈣鋅熱穩定劑(質量比為1:2)和二聚季戊四醇酯復配很好地延緩了“鋅燒”的發生。
D.Balkose等研究了不同配比鈣硬脂酸鋅對PVC穩定性的協同作用。用X射線衍射儀等表征了金屬皂,并將加入鈣鋅復合穩定劑的PVC薄膜在160℃加熱30 min后進行穩定性檢測。加熱后的薄膜用紅外-----可見紫外光譜、DSC和TGA等進行表征,并研究了80℃時Zn2+、Ca2+和H+在水中的遷移性。結果表明,當硬脂酸鈣和硬脂酸鋅的質量比在(1:1)~(4:1)之間時,其分散在分子水平;當硬脂酸鈣和硬脂酸鋅的質量比為4:1時,Zn2+在水中有最小遷移率。UV光譜和陽離子遷移顯示的協同效應表明硬脂酸鈣和硬脂酸鋅的最佳配比為4:1。
Gonzalez-Ortiz L.J.等用不同比例的Ca - Zn硬脂酸鹽和DEHP(增塑劑)/ESO研究硬脂酸鹽的預加熱對塑化PVC在加工過程中和加工后的熱穩定性影響。PVC材料的制備方法為:①將各組分干混;②混合物造粒;③將粒料擠成帶狀。加工過程的穩定性通過力學性能測試和擠出料顏色對比來確定。加工后熱穩定性的研究:①粒料加熱后釋放HC1量的計量;②加熱帶狀樣品后顏色的變化。研究表明,在ESO和CaSt2存在的情況下,預加熱對體系的初期著色性影響不大;但預加熱對加工后體系的熱穩定性影響很大,在ESO和CaSt2- ZnSt2同時存在時,預加熱降低了HC1的釋放量。
T.O.Egbuchunam等制備了橡膠籽油(RSO)硬脂酸鋅和環氧橡膠籽油(ERSO)。實驗表明,RSO硬脂酸鋅很好地抑制了PVC凝膠的初期脫HCl;ERSO單獨使用降低了PVC脫HC1的速率;RSO硬脂酸鋅和ERSO有協同效應;含Zn(OH)2的硬脂酸鋅穩定性能較好。
韓國專利用100質量份PVC、5份~150份(質量)苯二甲酸氫酯增塑劑、0.1份~7份(質量)鈣鋅熱穩定劑、0.1份~4份(質量)環氧穩定劑,制備了氣味較小的PVC材料,適用于很多領域。
德國專利開發了鈣、鎂、鋅和鋁有機鹽PVC穩定劑。
掃一掃!官方二維碼